橫山鎮位於重慶綦江城區東北部,東接三角鎮,南依文龍街道,西臨新盛鎮,北出巴南區聖燈鎮,距重慶主城直線距離僅50公里,45分鐘車程,是離重慶主城最近的千米高山養生美鎮。全鎮80%區域位於「黃金養生海拔線」,氣候宜人,是中國氣候康養地、中國氣候旅遊目的地、中國(重慶)氣候養生類旅遊目的地、中國(重慶)清涼避暑類旅遊目的地。有「百歲之鄉」美譽,有市級非遺「橫山昆詞」,並成功申報「重慶市文藝創作基地」。現已建成32個度假小區超90萬平方米,擁有四星級酒店2家,各類民宿、農家樂、公寓60餘家,戶外拓展基地、全國名中醫入駐的中醫館等配套。物產豐饒,橫山貢米、橫山藍莓、天台山茶葉等品牌響亮。橫山鎮作為海峽兩岸同名鄉鎮橫山互動協作會議秘書處、全國台聯海峽兩岸(重慶)青少年體育交流基地、西南文旅公共服務聯盟秘書處所在地,擁有市級旅遊度假區、市級健康養老示範基地等稱號,正全力創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


橫山鎮以文旅產業的輻射帶動驅動就業增長和產業融合。一是強勁拉動就業創業。蓬勃發展的酒店、民宿、餐飲、景區運營、文化演藝直接創造了大量管理、服務、運營崗位;文旅的繁榮帶動了本地特色農產品的生產、加工與銷售,促進了手工藝、交通運輸、商貿零售等相關行業發展;同時吸引社會資本和人才返鄉,投資民宿、農家樂、文創、農事體驗等項目。二是深度融合驅動產業升級。以文旅康養為核心,構建「1211+N」康養服務體系,探索「智慧+」養老模式,推動「養老+農業」、「養老+旅遊」、「養老+地產」等多產業融合發展,形成康養旅遊度假區社區養老服務品牌。利用文旅平台,大力推廣「橫巨」、「康然」等農產品商標和地理標誌,提升貢米、藍莓酒、雲霧茶等特色農產品的品牌溢價和市場競爭力,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以高端度假項目的標桿效應,帶動度假經濟向私人定制化發展,促進了創意設計、健康管理、文化會展等現代服務業態的集聚與發展。


橫山鎮以文旅產業的引領輻射提升廣泛的社會效益。一是文化傳承與鄉風文明建設。常態化舉辦趕壽節及傳統儀式,倡導孝老敬親,使長壽文化成為養心品牌和精神紐帶,增強了社區凝聚力。擴大「橫山昆詞」影響力,推動其公益演出與「非遺+法治」等跨界融合,讓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煥發生機,培養了文化認同。


週末文化大舞台、小區文藝晚會、惠民電影等常態化開展,極大地滿足了居民多樣化、高品質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躍升。 堅持「場鎮建設增一物添一景」、「公園+」理念,建成橫山運動公園、天台山公園等一批高品質公共空間和設施,顯著提升城鎮品質和居民生活幸福感。通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百日攻堅行動」,聚焦庭院、垃圾、污水、廁所等領域,實現「推窗見綠、推門見景」,打造了乾淨整潔、生態良好的美麗鄉村。全鎮水、電、路、訊實現100%覆蓋,橫山廣場、加油站、消防站、籃球訓練基地等民生工程相繼建成投用或開工,公共服務能力大幅增強。
渝南門戶 綦江
綦江,是重慶市現代化新重慶6個區域中心城市之一,幅員面積2747平方公里,轄31個鎮街,常住人口101萬(其中萬盛經開區代管10個鎮街、25萬人口),區情特徵集中體現為「兩城三地一門戶」。
源遠流長的千年古城。先秦時為巴國屬地,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置南州,至今有1400多年州縣建制史,有建場2200餘年的「川東第一山水古鎮」、國家歷史文化名鎮東溪古鎮,被譽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農民版畫之鄉」。
英雄輩出的紅色名城。全區現存中共綦江支部、王良故居、綦江烈士陵園、石壕紅軍墓等紅色遺跡176處。
資源富足的能源基地。曾是川渝儲量最大、產能最高的煤炭基地。已建和在建大中小型水庫156座(其中萬盛21座),年發電量超150億千瓦時。頁岩氣儲量8500億立方米、全市第3,石灰石儲量4500億立方米、全市第2。
生機勃發的工業重地。曾是「西南第一工業強縣」,創造了新中國第一輛重型自卸汽車等「八個第一」。現為重慶市最大電解鋁生產地、全市唯一專業食品工業園。獲批國家級智能關鍵基礎零部件製造創新型產業集群,榮獲「全市優化營商環境標桿城市」。
宜居宜游的養生福地。地形狀如蒲扇,是消暑納涼的好所在。有古劍山、國家地質公園老瀛山2個國家AAAA級景區,橫山、高廟壩等3個市級旅遊度假區,市級美麗宜居鄉村28個、鄉村振興示範村5個,100歲以上老人有70名、90歲以上老人5080名,是知名長壽之鄉、中國康養可持續發展百強區縣。
交通便捷的渝南門戶。境內「水鐵公」立體交通暢達,擁有全市最多的專用鐵路70.6公里。半小時抵達主城中心城市,1小時直達江北機場,6小時高鐵可到全國重要城市。
綦江農民版畫被國際藝術界譽為「東方畢卡索」
【記者陳子發、蘇永欽重慶報導】綦江農民版畫聞名遐邇,是「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畫鄉」,被國際藝術界譽為「東方畢卡索」原生態藝術。
綦江農民版畫院位於綦江新城區九龍廣場北側,版畫院一樓是展銷廳,用於常年開展各類藝術展覽活動,同時展出了綦江農民版畫的禮品畫和一些版畫的衍生品,如抱枕、版畫手工書籤、茶具等。

二樓精品展廳:主要展示綦江農民版畫代表作及收藏的全國各地的農民畫和版畫經典作品。共分為四個區域:農民版畫的固定展廳、「春天的故事」全國版畫展收藏作品展廳,全國各地農民畫鄉作品展廳和精品展廳。
三樓則是版畫工作室,有綦江農民版畫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李成芝、黃袁媛、劉月版畫工作室。

綦江農民版畫源於明清年間的木版年畫,是一種用刻刀先在木板上雕刻出圖畫,再採用人工拓印而成的純手工之作,作品構圖明快,色彩艷麗。題材多是日常的平凡生活,藝術上吸收了民間木雕、石刻、布貼、挑花、剪紙、木版年畫、藍印花布等藝術精華。
綦江農民版畫蜚聲海內外,先後參與農民版畫創作的作者上千人,創作的作品達2000多幅,其中有300多件作品,在國內外各類展覽獲獎。
如今綦江農民版畫以其獨特藝術魅力,顯現時尚風雅,已經成為室內裝飾、居家欣賞和饋贈親友的藝術佳品。
炙焱動力公司研發出跨界概念摩托車
【記者陳子發、蘇永欽重慶報導】重慶炙焱動力製造有限公司以生產公路越野車和多功能車為主,設計研發了全球第一款,跨界概念摩托車,開創了中國摩托車設計先河。產品遠銷歐洲、美洲、非洲等30多個國家、地區。
炙焱動力製造公司位於綦江區,廠區面積5.58萬平方米,是一家集摩托車研發、生產、銷售和售後服務,為一體的出口型製造企業。公司產品涵蓋摩托車、全地形車、沙灘車等,主要出口至南美洲、北美洲、歐洲、東南亞等近30個國家和地區。

重慶炙焱動力製造有限公司前身為重慶廣普科技有限公司,主營業務同樣以摩托車及相關產品為主。2012年,受到國外摩托車市場競爭激烈影響,許多企業的出口壓力巨大,面對如此困境,其現任董事長張益敏與總經理王嵌認識到,若要不被市場淘汰,只有走一條自己個性化之路。因此於2012年12月,成立重慶炙焱動力製造有限公司,並確立經營策略,要以生產以休閒娛樂、運輸為主的公路越野車和多功能車。因此才能夠在競爭激烈的摩托車市場中,闖出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

炙焱動力公司堅持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科研團隊陸續推出了,多款享有專利的產品,並在外觀設計上,下足了功夫。2015年設計研發出全球第一款跨界概念摩托車,開創了中國摩托車設計先河。
2016年所開發的「鐵拳」摩托車外觀專利,獲得了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中國外觀設計優秀獎」。個性化的外觀設計,為炙焱動力公司,敲開了國外市場的大門,2016年成為綦江區出口創匯量最大的公司。
2016年下半年,炙焱動力公司啟動了兩項新的開發項目。加上通過配智慧化裝配線的引入,2023年產品良品率提升至95%。截至2024年,擁有專利197件,其中發明專利6件、實用新型15件、外觀設計74件,並設立重慶市中小企業技術研發中心,入選2024年度重慶市知識產權優勢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