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峙嵩高雄報導】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與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攜手合作,於今年「臺灣作曲家系列」中,聚焦逝世十週年的作曲大師馬水龍。在玉山文教基金會支持下,12月7日在衛武營音樂廳,舉辦《孕育於山海之間》紀念音樂會,並從11月7日起至12月7日,另在藝術迴廊舉行「看見音樂聽見畫」特展,向這位當代音樂大師致敬。

衛武營節目經理王昭驊指出,馬水龍老師的作品,不僅展現了臺灣的土地芬芳與人文底蘊,更以其獨特的語彙與西方技法對話,樹立臺灣當代音樂的標竿。衛武營很榮幸能透過這次的系列活動,向這位臺灣音樂大師致敬,讓更多人聽見、看見馬水龍老師的非凡成就。
馬水龍一生創作數十首作品,橫跨管弦樂、室內樂、鋼琴曲、聲樂曲、合唱曲等不同形式,富含濃厚的臺灣鄉土情懷,對臺灣當代音樂發展帶來重大啟發,其代表作包括《雨港素描》、《梆笛協奏曲》、《關渡狂想曲》等。
衛武營說,這些作品不僅在國內廣受好評,更在歐美、亞洲等地多次發表,馬水龍更是臺灣第一位在美國紐約林肯藝術中心,以整場形式發表個人作品的臺灣作曲家。

7日起在藝術迴廊登場的「看見音樂聽見畫-馬水龍逝世十週年紀念特展」,將透過珍貴的手稿、照片及相關文物,帶領大眾深入了解馬水龍的音樂世界,與其對臺灣音樂文化的重大貢獻。更多馬水龍逝世十週年紀念節目與活動訊息,可至衛武營官網(www.npac-weiwuying.org)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