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家庭教育中心與全市11區農會舉辦「非莫里Family性別新視界」 協助農村社區推動家庭性別平等教育

▲「非莫里(Family)性別新視界」巡迴社區講座民眾反應熱烈。(圖/高雄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陳立驌/高雄報導

高雄市教育局家庭教育中心與全市11區農會合辦「非莫里(Family)性別新視界」巡迴社區講座,今天(22日)首場在梓官區農會舉辦,透過影片討論等方式,將性別平等議題推廣至農村社區。講座議題係以協助農村社區重視高齡化、少子化與晚婚、新住民等家庭性別平等教育為主軸。

高雄市教育局家庭教育中心自2月22日起至8月4日全市11區農會舉辦「非莫里(Family)性別新視界」11場講座,分別為梓官區、鳥松區、大社區、美濃區、路竹區、永安區、大寮區、阿蓮區、橋頭區、林園區與田寮區;首場2月22日在梓官區農會,最後一場於8月4日在永安區農會。

首場今天在梓官區農會,邀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游美惠教授,一起探討高齡者照顧與家人關係,包括面臨高齡化、少子化與晚婚等社會現象,身為獨生子女可能面臨上有高堂下有嗷嗷待哺的子女,若再遇到長輩失智需長期照顧,將可能會影響到生活及家人關係。今年合作辦理的11區農會,著重性別與習俗、父子關係、多元性別與新住民等多項家庭性別平等議題,期望透過課程討論,破除傳統性別刻板印象,推動社區性別平等,由家庭中培養性別平等觀念。

▲游美惠教授鼓勵樂齡者能積極參與各項學習課程,增加人際互動。(圖/高雄市教育局提供)

游美惠教授指出,在瑞典「 獨居老人」是主流,獨居卻没有孤立,政府會提供居服員料理三餐、協助沐浴及派人修繕無障礙環境,對老人而言能在家老去,幸福感最高,也鼓勵樂齡者能積極參與各項學習課程,增加人際互動,也是避免失智的方式之一,均有助於增進家庭性別平等教育。此外,照護的時間越長,照顧者與被照顧者在照護過程中,就越容易因為互動方式的改變,促使彼此情緒的拉扯,撕裂出一段關係中無法修復的傷口,不容忽視的沉重議題考驗著所有家庭中照顧者與被照顧者們。

臺灣近幾年推動長照2.0服務,讓家庭照顧者得以喘息,以國家力量協助家庭的照顧工作,減輕照顧重擔,建構家庭友善的福利政策,讓年輕人想婚願生能養,解決人口高齡化的危機,期待國家的長照體系建構更完善,照顧人民「從搖籃到墳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