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致敬羅慧夫,傳承整形大愛」公益行動 傳承羅慧夫「讓顱顏患者重拾尊嚴」精神

【記者吳峙嵩高雄報導】由國際白疤中心、國際史懷哲基金會亞洲分會與台灣美容醫學產業全聯會共同主辦的《2025致羅慧夫、傳承整形大愛》公益行動,日前盛大登場,全場矚目焦點,就是羅慧夫醫師之子從美國來台參加,還有三位分別接受羅慧夫院長與曹賜斌醫師治療的唇顎裂與白疤患者,分享心路歷程,另有10餘件藝術品義賣,迴響熱烈。

曹賜斌醫師(左)對於唇顎裂藝術家王文千之,專為這次活動繪製的「希望的宇宙」圖畫,給予高度肯定。(國際白疤中心提供)

國際白疤中心指出,各界踴躍響應這場公益活動,現場義賣作品共計募得30餘萬元,由三位主辦代表曹賜斌醫師、王杉財主席與蔡豐州理事長,共同將義賣淨所得,分別各捐贈16 萬元,給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與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顱顏中心,用以支持顱顏及白疤患者的手術與重建工作。

現場義賣作品共計募得30餘萬元,分別捐贈給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與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顱顏中心,用以支持顱顏及白疤患者的手術與重建工作。(國際白疤中心提供)

此外,由知名主持人陳偉民擔綱串場重任,開場影片播映羅慧夫醫師一生致力於「讓顱顏患者重拾尊嚴」的感人故事,令與會者動容。

播映羅慧夫醫師一生致力於「讓顱顏患者重拾尊嚴」的感人故事影片。(國際白疤中心提供)

這場公益活動更力邀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羅慧夫醫師之子Dirck Noordhoff、醫藥新聞週刊社長王慰祖、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秘書長葉麗靖、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執行長陳依伶、北醫顱顏中心主任陳國鼎等各界人士,共襄盛舉。
劉越萍強調,整形外科最重要的是實踐,包括參與義賣及所有的醫師、出席人員,針對此次公益行動對唇顎裂顱顏及白疤患者所做出的積極貢獻,台灣的醫療體系在羅慧夫醫師及許多醫療工作者的努力下,已經成為全球整形醫學的重要基地。

曹賜斌醫師強調,要懷念一個人的最好方法,就是傳承他的理念。(國際白疤中心提供)

曹賜斌認為,要懷念一個人最好方法,即是傳承他的理念,長久活在每個人心中,如同基督教門徒傳承耶穌的大愛。而唇裂白疤是這次公益行動的軸心,許多國外醫師來台學習羅院長的唇顎裂手術,此為高難度手術,尤其唇顎裂留下的上唇白疤無法去除,造成許多患者因唇顎裂先天性及遺傳隱私被洩密,以致不敢結婚,形成痛苦的心疤。
因此,曹賜斌發誓,要破解唇顎裂治療的最後一哩路,讓患者能獲得身心拯救,達到治白疤除心疤的目的,以此回報恩師羅院長。
國際史懷哲基金會亞洲分會主席王杉財指出,羅慧夫院長的工作,不僅拯救無數患者的疾患,更在全球推動整形醫學的進步與傳承。他強調,活動的主題「唇裂白疤心疤醫治傳愛」,與史懷哲博士的奉獻精神相互呼應。

三位白疤及唇顎裂患者現身說法。((國際白疤中心提供))

來自香港與台灣的三位白疤與唇顎裂患者現身說法,分享他們與身體和解、重獲新生的過程。例如,一名來自香港30多歲的朱先生,年少輕狂時因情傷,在手腕上留下美工刀割的白疤。他分享在高雄做了兩階段白疤顏色再生手術的心得,感謝曹醫師的精湛醫術,目前白疤部位已好了七、八成,心疤也已化除,現覺得很自在快樂。

羅慧夫醫師之子Dirck Noordhoff特地到場參加。(國際白疤中心提供)

羅慧夫之子Dirck Noordhoff表示,回顧其父在醫界的非凡成就,並感謝台灣對他父親的支持。尤其,羅慧夫的工作跨越醫學界限,深入患者的心靈層面,改變無數家庭的命運。他感性的說,台灣也是他的家,其在台灣出生,全家人都很愛台灣,感謝這場活動讓他有機會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