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盤查人才荒將爆?樹德科大開課搶救「淨零缺工」危機

【記者吳峙嵩高雄報導】隨著歐盟CBAM碳邊境稅正式上路,加上2025年是台灣「淨零轉型」的第一個落地考驗年,許多製造業者私下坦言「不是不想做碳盤查,是根本找不到會做的人。」為迎戰這波產業變局,樹德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系宣布於新學年推出《碳足跡與碳盤查法規與技術》課程,成為全台少數從「資訊科技與實作面」切入的淨零專業課程之一。
早在今年3月份,台灣經濟研究院舉辦「2025前瞻淨零科技論壇」,廣邀200位專家與代表共同探討低碳議題,凸顯政府推動此一政策並不光是口號,而是具體落實政策及執行面。
鼎方機械創辦人陳金秋,其在機械加工領域具有40年以上經驗,也包含跨國際貿易、跨國生產線500人以上廠房等豐富產業經驗,他認為,許多同業仍在摸索碳盤查相關訊息,現況是沒有人才和工具,恐怕會成為出口貿易新門檻下的犧牲品。所以有業界人士直言,「這一波不會炒房,會炒人才。」
樹科大副校長陳璽煌表示,該校資工系碳盤查這門課,是以國際兩大標準ISO 14064(組織碳盤查)與 ISO 14067(產品碳足跡計算)為基礎,強化學生實務戰力。「我們不是開一門講概念的課,而是教會學生怎麼用科技工具算出排放量,寫出可以讓企業合規的報告。」
樹科大資工系副主任康珈淳教授進一步指出,這項課程內容橫跨氣候法規趨勢、ESG策略邏輯、碳排查流程與數據處理工具等單元,學生將練習使用真實的碳盤查軟體,從收集數據、查找排放係數到撰寫報告,到模擬企業實務流程,還會結合專題實作,透過資訊系統、AIOT探測做碳盤查數據分析,讓整體課程設計非常實用。
她還補充說,「不能只會Excel,企業要的是會用專業工具跑模型、看報表,並會理解排放邏輯的工程腦。希望讓資工系學生,走出一條非傳統IT,卻非常搶手的新路。」
根據2023年年底1111人力銀行的統計,「永續管理、ESG分析、碳盤查」等職缺,平均開出薪資,高於產業平均近20%,但應徵者數量卻遠遠不足。另在氫能、綠電、碳權、環境資料視覺化等部分,也被列為「急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