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小港醫院啟動邁向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 預定121年通過評定升格

【記者吳峙嵩高雄報導】高市府與財團法人私立高雄醫學大學已於今年3月,簽訂提升市立小港醫院「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合作意向書,5日更進一步宣布「啟動市立小港醫院邁向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預計在121年通過評定,此舉顯示市府積極推動南高雄急救醫療體系的升級,全面強化區域急重症醫療量能,以守護南高雄民眾生命健康。
衛生局長黃志中表示,小港醫院急診就診人次為全市第4高,僅次於高雄長庚、高雄榮總及高醫等3家醫學中心,包括重傷患者就診人次持續成長中,亦有由屏東轉診到小港醫院的患者。

小港醫院急診就診人次為全市第4高,衛生局長黃志中指出,將攜手高醫大推動港醫升級,預計121年通過評定,升格為「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記者吳峙嵩攝)

他指出,小港及林園地區鄰近石化與港區工業區,突發災害與急重症風險高,高市府攜手高醫法人推動小港醫院的升級,將優先強化心血管、腦中風、新生兒及高危險妊娠、外傷等急重症醫療能力,加護病床數增至55床,並預計於121年通過評定,升格為「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

衛生局醫管中心召集人許博欽也說,持續協助港醫提升急救能力及作業流程整合,以確保升格作業順利進行。(記者吳峙嵩攝)

衛生局醫管中心召集人許博欽也說,持續協助市立醫院提升急救能力及作業流程整合,並針對人力配置、設備規格及評定準備,提供技術支持,以確保小港醫院升格作業順利進行,展現市府團隊齊心推動市醫公共醫療品質提升的決心。
高醫大學董事長陳建志則說,自承接市府委託經營以來,高醫團隊致力於醫療品質精進與專業人才培育,這次的港醫升級計畫,是「在地醫療、全民健康」理念的重要里程碑。他認為,南高雄人口密集且產業興盛,但重度急救量能相對不足,當重大外傷或中風發生時,患者常須北送,延誤黃金時間。
為補足這項關鍵缺口,高醫投入36億元,興建急重症醫療大樓,已於112年啟用,展現高醫對南高雄醫療責任的承擔。未來將持續強化急重症照護能量,並與市府攜手,使南北醫療量能更加均衡,守護南高雄市民的生命健康。
局方強調,港醫急重症處置能力升級後,可全天候對急重症患者,及時進行緊急醫療處置,同時市立鳳山、民生及大同等醫院,也持續提升及強化急診量能,形成完善的急救醫療網絡,落實市醫公益責任,促進醫療平權及可近性,實現「南北平衡、全民健康」的城市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