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頻共振》玻璃創作聯展至真堂三館登場 玻璃與藝術的對話

【記者吳峙嵩高雄報導】由玻璃藝術家黃錦堂帶領,結合12位作者共同展出的《同頻共振》玻璃創作聯展,即日起至26日,於文化中心至真三館登場,該展以「同頻共振」為題,代表參展者在藝術語彙、媒材探索及創作理念的共鳴和激盪,以期能與觀眾建立藝術交流的共振。
這次參展的12位玻璃藝術家,分別為王信智、石文玲、李佳燕、周貞君、林秀鳳、陳淑芬、莊麗妙、黃錦堂、彭玉珍、劉淑貞、蔡佑鑫與戴妡羽,都是深耕於玻璃藝術的實踐者。作品內容涵蓋多種技法,像是噴砂、熱熔、窯燒、壓印及複合媒材,從材料的基本特性出發,延伸出對生命、自然、記憶和文化等主題的詮釋與創造,展現出台灣玻璃創作當代發展的多樣風貌。

《同頻共振》玻璃創作聯展,作品呈現多元樣貌。(記者吳峙嵩攝)

主辦單位指出,「玻璃」是充滿矛盾張力的材質,既堅硬又脆弱,透明卻能遮蔽,在高溫與時間的歷練下,融入創作者的思維、情感及技藝,讓每件作品成為具象與抽象間的載體。從展品中,可見靜謐深邃的藍色調海底意象,也有充滿自然生命力的花卉形態,跨越寫實與詩意的表達,在光影交錯之間,引領觀眾沉浸於玻璃特有的感知空間。

前立志中學副校長許小寶(右)應邀觀展,並與參展藝術家之一的陳淑芬合影。(記者吳峙嵩攝)

值得一提,在展出的百件作品中,除形式美學外,更強調參展者在集體創作的互動與交流,透過聯展形式,不僅呈現個體風格的差異及融合,也呼應當代藝術「共創」與「共感」的文化脈絡。

以玻璃技藝創作出晶瑩剔透的獨角獸。(記者吳峙嵩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