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峙嵩高雄報導】每屆年底,也是中華藝術學校發表秋季展演的收穫時刻,29日在該校北校區登場,今年將以「藝極棒」為核心價值,匯集美術、工藝、動畫、影音、戲劇、舞蹈、音樂及附設雙語小學的學生,展示靜態與動態的多元學習成果,歡迎民眾一起共享社區與藝術的嘉年華會盛宴。
中華藝校校長盧昰余表示,秋季展演的構思,是將新課綱的試行經驗,能分享給其他學校,將學生學習的成效,與更多的師生觀摩交流學習,讓教育部的新課綱政策,能更加具體落實順利推動。
此外,華藝學生在導覽分享作品時,可更接近聽(觀)眾的想法與經驗,讓學習的空間,從教室走出校外;在互動的過程中,亦學習如何將課堂所學的內容,更貼近自己所生活的這塊土地,進而培養「溝通互動、社會參與、自主行動」的生活素養能力。

例如,美術科聚焦「競賽成果+課程深度+公眾互動」三大軸線,學生展現其技法掌握、媒材運用以及主題詮釋上的成熟度,透過高市美術比賽、全國學生美術比賽的得獎作品,呈現技法掌握、媒材運用以及主題詮釋上的成熟度。

又如,音樂科將端出各類競賽獲獎同學的作品,如「2025縱谷HAKKA音樂節系列活動」-音樂創作比賽冠軍、亞洲盃音樂大賽、全國音樂大賽、勝利盃音樂大賽全國第一名所帶來一系列時下最火紅最夯之串燒歌曲;管弦樂團則以熱鬧的古典樂曲,將讓現場猶如演唱會般地充滿爆點。

至於,全國學生舞蹈比賽18連霸特優第一名的舞蹈科,將「藝極棒」的主題化作「極致藝術、舞藝非凡」為活動核心,安排全國啦啦舞蹈第一名的彩球及爵士舞蹈,學生在彩球舞的動作俐落、精準、敏銳,及爵士充滿張力、延展性、和傳遞強烈的情感與氣氛,必能撼動觀眾。

華藝附設雙語小學部的成果表現,更不遑多讓,以「自發、互動、共好」的核心價值為教學目標,並結合跨域課程實踐應用能力與學習國際視野及語言能力,他們準備英語讀者劇場比賽的劇目《The Mystery of the Missing Mango》,以流暢的英語口說與情感表達,細膩的肢體語言詮釋角色情緒,完整呈現從教室課堂變成了表演的舞台,分享劇本內所隱含的「自然與生命循環」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