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長庚腎科經皮植管門診化 助推居家腹膜透析

【記者吳峙嵩高雄報導】台灣末期腎臟病發生率高居全球首位,透析盛行率更居高不下,說腎病為國病毫不為過,但接受透析治療的患者中,腹膜透析占比相當低,比起血液透析,腹透有便利、自由且安全的三大優點,面對氣候變遷,能提高醫療韌性,高雄長庚醫院更推出腎科經皮植管門診化,免除住院麻煩,值得腎友考慮。
衛生局長黃志中表示,腎臟病照護,是賴政府推動「健康台灣」的重要目標,除針對高風險族群的例行腎功能檢驗外,也鼓勵以居家腹膜透析,取代院內洗腎。他更感謝高雄長庚,協助六龜區衛生所建置腹透室,讓偏鄉居民能進一步強化醫療韌性。
市立鳳山醫院院長李建德則說,該院做為高雄長庚醫療團隊的一員,積極推動腹膜透析照護,期望結合社區醫療資源,讓更多腎友在熟悉的環境中,獲得便利且安全的治療,造福更多腎友。
高雄長庚腎臟科主任李文欽強調,腹膜透析讓洗腎只是生活中「多一件事」,而不是生活中「只有洗腎這一件事」。目前全台有9成洗腎病友仰賴院內洗腎,但實際上,居家腹膜透析不僅成本效益高,更能提升腎友生活品質。
居家透過全自動腹膜透析機,夜間睡覺同步進行透析治療,不影響白天工作與日常活動,飲食也相較有彈性。李文欽並說,高雄長庚腎臟科團隊更結合「植管門診化+在宅醫療化」概念,增進腎友對於腹透的認識,且免住院的腎科經皮植管模式,讓有需求的腎病患者都能安全啟動透析治療。

高雄長庚腎臟科醫師鄭本忠(左)與許淳惟模擬腎科經皮植管。(記者吳峙嵩攝)

尤其,高雄長庚腹膜透析腎科經皮植管,迄今累計82例個案,該院腎臟科醫師鄭本忠指出,傳統外科植管需開刀、全身麻醉,且住院五至七天。但經皮植管只需局部麻醉,不用住院,經由門診完成植管,留觀幾小時便可返家,做到「及時、安全、低負擔」的治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