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起文化「Asia Base亞洲微型表演藝術平台計畫」巡演啟航 行銷亞洲獨特魅力

【記者吳峙嵩高雄報導】由藝起文化基金會發起的Asia Base亞洲微型表演藝術平台計畫(簡稱Asia Base),致力推動台灣表演藝術國際交流,結合香港創作者進軍世界舞台,7月25日起赴羅馬演出,8月1日參與英國愛丁堡藝穗節,10月底至日本糸島國際藝術祭,Asia Base盼成為更多藝術創作者的後盾,讓全球觀眾感受獨特的亞洲魅力。
Asia Base匯聚來自台灣與香港的當代表演藝術創作者,作品橫跨舞蹈、劇場與跨領域創作,呈現多元且充滿文化張力的藝術樣貌。台灣團隊包含許程崴製作舞團《Sang Tsau》、老男孩劇團《Good Morning and Goodbye》,以及達姆拉.楚優吉、吳維緯與陳祈安共創作《Sole to Soul》。

Asia Base力推台灣特色的表藝節目,呈現亞洲特有魅力。(記者吳峙嵩攝)

此外,達姆拉.楚優吉將帶來個人作品《Pacavalj:歸山之路》,與另一位編舞家蘇鈺婷的舞蹈作品《A chronic release of the body》,受邀參與日本糸島國際藝術祭的展演。
另有來自香港的團隊帶來精彩的創作,包含由Kasen Tsui與Cathy Lam攜手創作的《A Funeral for My Friend Who Is Still Alive》與《AH-MA》,Annie Cheung的實驗劇場作品《DOTS》,Eugen Ma的《Dance Dance Involution》,以及Ashley Lam的城市觀察攝影展《Hong Kong Urban Observation》。

舞作《Sole to Soul》透過三寸金蓮,傳達女性掙脫束縛的渴望。(記者吳峙嵩攝)

Asia Base想透過這些作品透過身體、影像、聲音與敘事,共同建構出精彩的亞洲創作者藍圖。例如,在《Sole to Soul》的這齣舞作中,女舞者腳踩三寸金蓮,看似優雅曼妙的動作,其實卻暗藏傳統對女性的束縛,另一位男舞者手拿購物袋,袋內卻裝著拖鞋,隱喻被裹腳的女性,渴望解放的自由。
值得一提,創作者之一的達姆拉.楚優吉出身排灣族,他與吳維緯、陳祈安都畢業於北藝大,卻跨越種族、性別的隔閡,共同創作這支富含漢民族元素的舞作,帶來另類的衝擊性與挑戰,令觀者印象深刻。更多詳細演出資訊,可至藝起文化基金會Facebook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