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峙嵩高雄報導】鎮港園社區大學為創作及推展紙芝居故事,特與林園區港埔國小及大寮區昭明國小合作,開辦兩場紙芝居相關課程,共創作出五篇獨一無二的紙芝居故事,兩校小朋友並於高雄市立圖書館林園分館,舉行「山海傳情、古厝懷思」紙芝居在地故事聯展,展期至7月12日,歡迎厝邊頭尾踴躍參觀。
鎮港園社大指出,紙芝居(kamishiba)在日文中的意思,就是「紙戲」,亦即「在紙做的舞臺上演戲」,說演的人就稱做「紙戲人」;紙芝居的概念,來自於西洋的幻燈機,紙芝居是在類似戲台的木箱裡,一邊抽換畫片,一邊說演故事,因單純反而能讓創作畫片和說故事,有更多的彈性及空間來發揮創意,其故事架構可以融入在地文化。
在林園分館26日紙芝居聯展開幕活動中,港埔國小先帶來環境舞蹈「紅紅燈籠慶團圓」,是以古厝村莊進入元宵節慶的喜慶場景,藉由紅紅燈籠高高掛,象徵團圓與希望,透過學子舞蹈動作,展現古厝夜晚燈火通明的熱鬧景象。


港埔國小與昭明國小兩校學童,以紙芝居展演所創作的在地故事。(記者吳峙嵩攝)
隨後,港埔與昭明兩校校長,分別介紹學校附近的歷史建築和人文風情,讓大家對兩校的周遭環境,有更深刻的認識;接續則由學童們上台,分享創作的故事,內容涵蓋黃家古厝、校園因強烈颱風而遭吹斷的老樹、飼養寵物、武舉人的故居、土地公廟、鳳山水庫、環保議題及飯前洗手的重要性等,引起熱烈迴響。

港埔國小校長李宜蓁表示,透過創作讓學生知道「家在那裡」,並串起空間與時間的聯繫,找到家的淵源,並「守住這個家」。林園分館主任陳映竹也提到,這個活動讓學校走入社區,未來將持續提供舞台,給學童有表現的空間。
昭明國小校長廖世煇則說,透過紙芝居來發想有關文化、教育、在地及生態的故事,感謝行政團隊與學生們付出許多心力,而這個歷程,值得一個最棒的掌聲。